
Telegram作为一款加密通讯软件,其群组功能因匿名性和加密特性常被用于特殊场景,但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。以下是关于Telegram中特殊群组的分类及相关信息:
1. 犯罪与灰色产业群组
非法交易:部分群组涉及个人信息贩卖(如身份证号、住址、银行流水等),甚至通过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以规避监管。
暴力与恐怖活动:例如“PMC旅团”等青少年组织模仿动漫情节,在群内策划线下暴力活动;另有群组被用于恐怖主义联络或犯罪教学(如制作)。
儿童性剥削: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即通过Telegram加密聊天室传播内容,服务器境外设置导致取证困难。
2. 政治与示威组织群组
在香港修例风波期间,Telegram群组被用于协调示威活动,包括“哨兵组”实时通报警方动态、“战术讨论组”策划暴力行动等,形成去中心化组织模式。
俄乌冲突中,乌军曾利用Telegram机器人收集战场信息,后因平台限制军事用途而转移至其他通讯软件。
3. 隐私与安全风险
阅后即焚功能:被犯罪分子用于销毁证据,警方提醒未成年人可能因参与此类群组而触犯“帮信罪”。
服务器境外托管:导致执法部门难以获取聊天记录或用户数据,加剧监管难度。
注意事项
国内警方已多次警示“纸飞机”(Telegram)等密聊软件的风险,建议家长检查未成年人手机并卸载相关应用。
部分群组通过“升级验证”等机制筛选成员(如要求上传隐私内容),进一步加剧危害。
本文章来自(http://www.iottech.com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