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使用教程 > 咨询中心 >

咨询中心

Telegram女性用户社交新趋势与隐私保护指南

作者:纸飞机下载 | 发布时间:2025-09-19 17:12

Telegram平台因其加密特性,多次被不法分子用于针对女性的违法犯罪活动,以下是主要问题及典型案例:

一、隐私泄露与照片盗用

  • 盗发照片:女性照片被非法盗取后发布于“包养”群等Telegram群组,同时泄露姓名、学校、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,用于骚扰或勒索。
  • 钓鱼诈骗:犯罪者伪装成“好心人”发送钓鱼链接,诱骗女性点击后窃取其私密照片及家庭住址、亲属信息等,进而实施威胁。
  • 二、性剥削犯罪规模化

    1. “N号房”模式(韩国)

  • 原始案件(2020年):犯罪团伙通过Telegram建立秘密聊天室,胁迫女性(含未成年人)拍摄性剥削视频,付费会员达26万人。受害者包括74名女性,最小年龄仅11岁。
  • 2024年重现
  • Deepfake事件:犯罪者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未成年人内容,涉及超10万人的群组。参与者需提供军人身份证明或传播伪造照片以换取入场资格,受害学校超百所。
  • 首尔大学事件:61名女性(含12名首尔大学校友)的毕业照被合成视频传播,犯罪团伙分工制作并勒索受害者。
  • 2. “高薪兼职”陷阱

  • 犯罪者以“陪玩赚高薪”为诱饵,骗取女性个人信息后胁迫其拍摄不雅内容,并在Telegram付费群直播(会员超1万人),供付费用户围观品评。
  • 三、针对性敲诈手段

  • 诈骗:犯罪者伪装成女性诱导男性视频,录制视频后盗取通讯录进行敲诈。
  • 实时威胁:受害者被要求“10秒内露脸拍照”,否则私密照将被扩散;犯罪过程被直播至群组牟利。
  • 四、防护建议

    1. 信息管理:避免向不明应用提供真实手机号;销毁含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等物品。

    2. 加密工具:选用端对端加密通讯软件(如蝙蝠聊天),其双向撤回、预设密信功能可降低泄露风险。

    3. 及时报警:遭遇勒索或信息窃取时立即报案。

    此类犯罪凸显Telegram的加密性被滥用于针对女性的系统性侵害,需加强警惕与防护措施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://www.iottech.com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
    上一篇:电报群组卡顿转圈困扰解决指南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